專業流程的管理
整合與效率的提升
 
能將治療的成效與治療的品質達到預期, 讓病人滿意。
分享到微博
 
牙醫專科協同醫療


● 隨著牙科醫學的發展,牙醫分科制度逐漸成熟,也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。

● 醫師在大學畢業後,經過兩年一般牙科的訓練,隨著自己的志趣,持續一般科的學習,成為家庭牙醫專科或全科醫師, 或者進入專科訓練機構,例如假牙贗復專科,矯正專科,牙周病專科,牙髓病專科,口腔外科專科,兒牙專科,病理診斷專科等,訓練完成後,進入專科學會,經過 筆試,口試等重重關卡,獲得專科醫師認證,這是現代牙科養成的基本面貌。植牙,審美,高齡與身心障礙醫療,因為牽涉綜合專科的能力,所以尚未定論為明確的 分科。

● 家庭牙醫專科或全科醫師具有較完整的各分科治療能力,而專科醫師在專科範圍內,深入研究學習並從事以專科為主的治療。

● 牙醫專科協同醫療的精神在於整合專科醫師,共同會診與擬定治療計畫,分工合作,同時也藉由病例流程管理,提供全科醫師所需要的專科支援,尤其在難症處理上,可以提供好品質與有效率的治療。


牙醫專科協同醫療流程


● 協同醫療的第一個步驟是系統性的資料收集與完整的診斷流程。

● 收集資料是診斷最重要的步驟,沒有完整詳盡的資料,出於經驗或倉促的判斷,往往後悔莫及,為了修正或補救,反而付出更多代價,或得不到預期的結果。

● 但是過於繁瑣的資料有時誤導或耗費資源,反而失去決斷與效率,所以系統性與切中要點的診斷流程,提供所有參與協同治療的專科醫師與團隊成員,一個明確的參考基準與治療架構,並且藉由清楚的治療計畫說明,將病人納入治療團隊,這也是協同醫療最重要的基礎。

● 日後若有爭議,系統與完整的診斷流程,也提供醫病彼此重建互信或諒解的最大可能。


系統性診的診斷與治療策略包括三個部份


● 病人主觀的需要 ● 過去的治療經驗 ● 主要問題的確認









分享到微博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