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脈曲張是什麼?有關血液循環好壞嗎?
下肢靜脈比上肢更難將靜脈血液帶離,還必須抵抗重力
 
靜脈血管內有瓣膜的構造能在肌肉收縮時,預防表淺靜脈壓力突然增加,也防止靜脈血管中的血液回流。
分享到微博
 
我們的血液會因為心臟收縮,被打入動脈系統。隨著血液被輸送到其他地方,血管壓力會開始降低。當血液經過微血管系統、進入靜脈系統,血管壓力會逐漸降低,因為沒有了心臟收縮的壓力,必須靠著肌肉收縮、重力等,讓血液能從鏡脈重新循環到動脈系統。在肌肉層的深部靜脈依靠肌肉收縮,擠壓深部靜脈血管,其中血液流往心臟,也促使較表淺的靜脈將血液帶走。靜脈血管內有瓣膜的構造能在肌肉收縮時,預防表淺靜脈壓力突然增加,也防止靜脈血管中的血液回流。這一系列的系統機制,能維持表淺靜脈壓力在 20~30 mmHg。

而下肢靜脈比上肢更難將靜脈血液帶離,還必須抵抗重力。因此下肢產生靜脈曲張,下肢靜脈系統壓力過大時,瓣膜會無法關緊導致血液向下回流。動脈管壁比靜脈更有彈性,因此靜脈無法抵抗較高壓力,可能出現變形、導致瓣膜被破壞。靜脈曲張發生時,皮下表淺的靜脈會產生血管擴張、結構扭曲,可能看到微血管擴張或靜脈突起。紅血球會從靜脈血管移到皮膚組織,血球內的血基質富含鐵質,因此會產生皮膚色素沈積,讓皮膚更暗沉。沉積於血管外組織的紅血球,會因氧化作用釋出鐵蛋白及氧化鐵,加上基質金屬蛋白酶過度活化,影響下肢傷口復原、產生潰瘍,除了外觀還會產生疼痛,甚至感染。

慢性靜脈血管疾病的 CEAP 分級如下

C0:沒有明顯症狀、摸得到的靜脈血管病灶

C1:皮膚微血管擴張、蜘蛛網狀靜脈

C2:靜脈曲張

C3:下肢水腫(靜脈血管疾病導致的下肢水腫通常不會到腳部及腳趾)

C4a:下肢皮膚色素沈積或濕疹

C4b:下肢的皮下組織慢性發炎及纖維化

C5:較易癒合的下肢潰瘍+皮膚色素沈積

C6:難癒合的下肢潰瘍

How to know

透過觀察及觸摸,可以初步進行檢查。下肢皮膚有無明顯彎曲血管、膚色沈積、腫脹的情形,試著觸摸小腿血管浮現或是水腫。其他如長時間站立或坐下時,下肢疼痛、局部腫脹、沉重感,也可能是靜脈曲張。

許多人覺得靜脈曲張只在表面,但如果出現明顯症狀,卻一直不去治療,靜脈曲張可能惡化。導致下肢局部潰瘍、表淺靜脈出血、靜脈血管被血栓堵塞、產生血栓靜脈炎及深層靜脈炎,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。

How to 預防

會因為肥胖、懷孕、老化、長時間站或坐等多種因素,導致下肢靜脈帶離血液的能力變差。需要幫助下肢靜脈血液回流,以免靜脈血管病變。

運動:>10 分鐘的健走,能使下肢肌肉收縮,促進靜脈血液流至心臟。也可透過運動減重,避免肥胖導致的靜脈曲張。

提高雙腳:身體平躺並提高雙腳於心臟位置,讓靜脈血液流往心臟。若有明顯靜脈曲張,可以每天做三次,每次半小時。

姿勢調整:若四小時以上站或坐,可適時換姿勢、活動。

彈性襪:彈性襪可以促進下肢深層靜脈往上的血流、皮膚表層血液循環,降低靜脈血壓及預防下肢局部潰瘍。

What is 彈性襪

若有靜脈曲張的病史,久站、坐下的人穿彈性襪可以預防靜脈曲張。要依據下肢靜脈血管疾病CEAP 分級,來區分彈性襪的加壓效果。無明顯或輕微症狀,但有危險因子的人可選加壓效果< 15 mmHg、一般保健用的彈性襪。改善蜘蛛網狀靜脈、靜脈曲張及下肢水腫的症狀,可選15~20 mmHg 的醫用輔助襪,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,可防止下肢靜脈滯留血液。此外,醫用輔助襪加壓部位多集中在腳踝。想在一般醫療器材店挑選,須留意包裝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、產品說明書。

上述運動、抬腳、調整姿勢都非常安全,但穿戴彈性襪時要注時機、步驟、以及不良反應。正確穿戴能避免下肢長時間的擠壓不適,也可維持彈性襪的彈力、耐用度。彈性襪記得要清洗、自然風乾,別用洗衣機脫水、烘衣機烘乾,以免破壞材質。

How to 治療

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可分為硬化劑注射及手術治療。硬化劑注射是在靜脈曲張表面注射化學藥劑,讓異常的靜脈無法承載血液。對較輕微的蜘蛛網狀靜脈、表層靜脈曲張,而較深層的靜脈疾病的療效有限。手術治療可分為傳統靜脈結紮抽取術,以及微創血管內雷射等。門診就能注射,只要局部麻醉。靜脈結紮抽取術則是取出異常靜,復發機會低也有健保給付,但傷口較大、有疼痛感,需要時間恢復。而微創血管內雷射將治療導管放入靜脈曲張的血管內,雷射灼燒讓異常靜脈緊閉,優點是傷口小、恢復時間短,但沒有無健保給付。

靜脈曲張患者不一定都要手術治療,多數狀況可緩解或預防。但如果出現慢性靜脈疾病而有難癒合的潰瘍傷口、靜脈曲張、血管出血、皮下組織慢性硬化、反覆發作表淺血栓靜脈炎,就會建議就醫進行手術喔!

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,明日科學網站: www.tomorrowsci.com

參考資料

  1. Mayo Clinic  https://www.mayoclinic.org/
  2. UptoDate  https://www.uptodate.com/home 
  3. Myeong-JaYun, Young-Ki, et al. A Study on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Varicose Veins in Nurses at a University Hospital. 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 Volume 9, Issue 1, March 2018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shaw.2017.08.005
  4. Matthew P. Caley, Vera L.C. Martins, and Edel A. O’Toole. Metalloproteinases and Wound Healing. Adv Wound Care (New Rochelle). 2015 Apr 1; 4(4): 225–234. doi: 10.1089/wound.2014.0581
分享到微博

回上一頁